补阳还五汤加减治新生儿硬肿症医案

新生儿硬肿症(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)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、全身反应低下的一种严重疾病,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病因有寒冷损伤、感染或早产引起,其中寒冷损伤为最多见 。主要表现为拒乳、反应低下、表情淡漠、嗜睡、不哭或哭声低弱、全身灰凉、体温不升、心率缓慢、心音低钝等 。本病属于中医“新生儿硬肿”、“瘀证”范畴,多因寒凝致血瘀引起 。
【临床应用】
喻氏等运用补阳还五汤和真武汤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08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。方法:将108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,补阳还五汤组60例,真武汤组48例,治疗方法包括复温、严密监护、合理供给热量、控制感染、纠正酸中毒、抗休克等综合措施 。补阳还五汤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服用补阳还五汤(黄芪10g,赤芍5g,川芎5,当归5g,地龙2g,桃仁3g,红花3g),每日1剂,加水200ml,煎至20~30ml,分2次温服,不能吸吮者经鼻胃管注入;真武汤组服用真武汤(熟附子2g,茯苓5g,白术5g,白芍5g,干姜3g),煎服法同补阳还五汤组 。结果:补阳还五汤组总有效率78.33%,真武汤组总有效率6.41%,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(X2=4.11,P<0.05) 。认为补阳还五汤组硬肿消退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较真武汤组缩短,综合疗效优于真武汤组 。
【病案举例】
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新生儿硬肿症医案】患儿钟某,6天,贵州人,2001年12月3日初诊患儿系第一胎,足月顺产,院外土法接生 。因为张口不开,吮奶困难而来本院就诊,拟“新生儿破伤风”收住入院 。体格检查时发现患儿背部、腰骶部、臀部及双下肢均存在硬肿,硬肿面积达4%当即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及抗感染、复温、支持等处理 。人院第二天家属在保暖过程中不慎将患儿右下肢烫伤,造成右大腿外侧4cm×5cm面积的深Ⅱ烫伤,经过1周住院治疗,患儿的破伤风症状明显好转 。但臀部以下的硬肿无改善,由于硬肿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,右腿的烫伤疮口呈苍白凹陷,迟迟不能愈合,由于经济原因家属要求出院 。无奈中配予中药2剂 。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:黄芪20g,当归10g,赤芍、川芎、桂枝各6g,红花、附子各3g,嘱水煎后取少部分小量多次口服,其余药汁趁热熏洗双下肢硬肿部位,每日1剂,熏洗3次2天后复诊,患儿下肢水肿明显消退,肌肤体温变暖,质地变软,右腿的烫伤创口明显变浅,渐趋愈合 。守前方再投4剂,用法同前 。每2天来院疮口换药 。三诊时患儿的硬肿症状完全消失,烫伤疮口基本愈合8按: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机制为新生儿皮下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少,体温调节功能不全,血液中红细胞多,当遇到寒冷等因素致皮下脂肪凝固时,血液流动缓慢,引发硬肿症 。中医辨证为寒凝气滞血瘀,故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。黄芪补气升阳,托疮生肌,利水退肿;附子温阳散寒;桂枝温阳通脉;红花、赤芍、当归、川芎活血化瘀,可抗血小板聚集,对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,还能扩张小动脉,改善微循环 。诸药并用,共奏温阳散寒、行气通脉、活血化瘀、利水消肿之功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