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古代人最讲究家族主义 , 讲究辈分称呼 , 本姓结婚古人觉得是最无耻的事 , 有违伦理 , 在本姓氏内通婚是有严格的家规制度 , 不是淹死就是烧死 , 等等残酷的手段来制止 , 但古人并不知道近亲结婚会给后代基因造成什么样的后果 , 

其他网友观点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中国古代的“同姓不婚” , 是从西周开始明确的 。

第一 , 这是人类婚姻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“映射”;第二 , 是“同族不婚”的特殊表现形式 。

绕点儿弯说 。

现代人类 , 大约产生于距今二百六七十万年前 。

其能够出现 , 实际上是迫于“自然选择”的巨大压力 , “不得已而为之”——但凡能够苟安生存的 , 后来就成了包括大猩猩、黑猩猩在内的几种猿类 。

“人猿揖别”初期 , “人”们 , 一定没有十分明确的婚姻关系和婚姻制度 。

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 , 称这一阶段叫“游团时期” , 英文是“band” 。

为了生存 , 人类 , 又一定必然从一盘散沙向聚合群居发展 。于是 , 从小人群扩展到稍大的、稳定的人群 , 于是进入了“部落”或者叫“氏族”的阶段 , 英语是“tribe” 。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从这个阶段开始 , 人类的婚姻就应该“有迹可循”了 。

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相关学者赞成 , 人类经历了如下几个婚姻制度的阶段——

一是杂交的原始状态 , 存在于人类早期 , 这个阶段没有明确的婚姻规则 。

二是血缘婚 , 或者叫族内婚 , 包括群婚 , 存在于人类早期的后一阶段 。

三是对偶婚 , 基本过渡到族外婚 , 存在于部落或氏族形成之后 。

四是一夫一妻制婚姻 , 一夫多妻制同时存在 , 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 , 即父系社会的家庭公社时期;随着家庭公社内部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最终确立 。

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确立 , 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。

从中国的考古来看 , 一夫一妻制婚姻 , 应该逐渐形成于新石器时期 。

距今6000-5000年的红山文化墓葬证明 , 当时已形成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。距今5300-4500年的良渚文化 , 也形成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。殷商考古证明 , 当时的一夫一妻制度已相当稳定 。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婚姻的本质是什么 , 这是问题的关键 。

从表现形式看 , 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生理结合 。但是 , 从本质上来说 , 婚姻更是男女的一种特定社会结合——社会因素与生理原因并存 , 社会因素高于生理因素 。

纵观 , 人类的婚姻状况和制度 , 不难发现 , 在纷繁现象背后 , 主要存在着“生理动机”“繁衍动机”和“经济及政治动机”这三大动因 。

在“杂交的 , 没有明确婚姻规则的原始状态” , “生理动机”是早期人类几乎唯一的“出发点” 。

人类进入部落或氏族阶段初期 , 实行“血缘婚 , 或者叫族内婚 , 包括群婚” 。这一阶段中 , “生理动机”仍然重要 , 而“繁衍动机”成为主要因素 。

这之后 , 人类进入到“对偶婚 , 即基本过渡到族外婚”阶段 。此阶段 , “生理动机”依然存在 , “经济和政治动机”趋于明显 , 而“繁衍动机”则成为基本原则和婚姻的“压舱石” 。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“对偶婚”的主要形式 , 是以女方为主 , 是女性氏族社会的主要标志 。

有人否定人类历史上存在过女性氏族社会 。所谓“谁提议 , 谁举证” , 反对可以 , 但要拿出足够证据来 。

著名的摩尔根做过美洲原始部落调查 , 证明了女性氏族社会的存在 。

中国汉代典籍《白虎通义》亦载:古时“知其母而不知其父” 。而一直保留到现代的一些中国少数民族的“走婚” , 验证了这一记载并非只是传说 。

“对偶婚” , 本质是“族外婚” , 开辟了“同族不婚”的先河 。

在这之后 , 人类婚姻进一步发展为一夫一妻制 , 同时一夫多妻制亦存在 。

成熟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 , 是以父系社会为基础的 。父系社会的显著特征 , 是私有制的产生——财产与权力按照父系继承和传递 。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中国的“姓” , 起源于母系社会 , 所有著名“古姓” , 皆从“女”如“姬”“姜”“妊”“姞”“妫”“嬴”“姚”“妘”等等 , 这是最好证明 。

之后 , 进入父系社会 , “姓”的分支为氏 , 出现了“以氏为姓”;还出现了“封地为姓”以及“天子赐姓” 。

但“姓氏” , 本质上是“族”之区别 。

中国 , 在先秦时期 , 出现了“同姓不婚”的习俗和规定 。其亦是“族外婚”的体现 。

有人说 , 两三千年前 , 人们未必懂得遗传学的科学知识 。这个说法 , 只说对了一半——人们不了解遗传学的科学道理 , 这门科学是19世纪才出现的 , 但未必不从成千上万年的前人经验中吸取教训 。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《左传.僖公二十三年》载 , 叔詹谏郑文公曰:“男女同姓 , 其生不蕃 。”蕃 , 即繁殖 , 子孙昌盛之意 。

这话是说 , 同姓而婚 , 则子孙不会繁茂昌盛 。这一年 , 是公元前637年 。

《左传.宣公三年》载 , 石癸云:“吾闻姬、姞耦 , 其子孙必蕃 。”耦 , 即配偶 。

周族先祖后稷 , 元妃姞姓 , 典型“族外婚” , 于是才有以上之说 。这一年 , 是公元前606年 。

《左传.昭公元年》载:“内官不及同姓 , 其生不殖 。”又云:“男女辨姓 , 礼之大司也 。”内官 , 即嫔妃;司 , 即关键 。

【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】这是说 , 同姓而婚 , 必影响生殖 , 因此是“礼”之关键 。此年 , 是公元前541年 。

《国语.晋语四》亦云:“同姓不婚 , 恶不殖也 。”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中国古代的“姓氏” , 自周代始兴盛 。

“同姓不婚”的习俗、制度 , 亦从西周始愈加明确 。

《礼记.大传》曰:“六世亲属竭矣 , 其庶姓别于上 , 而戚单于下 , 婚姻可通否乎?系之以姓而弗别 , 缀之以族而弗殊 , 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 , 周道然也 。”

这是说 , 向下传了六辈 , 姓氏已与祖先不同了 , 亲戚关系也远了 , 可以通婚吗?可是 , 姓氏线索还在 , 族系关系仍无不同 , 即便一百代 , 也不可以通婚 , 这是“周朝”的规矩 。

显然 , 不能说当时的古人 , 对于“遗传”这件事不懂 。

当然 , 异姓婚姻 , 还有经济和政治包括政治上的考虑 。

《礼记.郊特牲》云:“夫婚礼 , 万世之始也 。娶于异姓 , 所以附远厚别也 。”这就不但是从“遗传”角度考虑 , 而具有更多经济政治内容了 。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不过 , 同为《晋语四》所载 , 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晋公子重耳 。怀嬴曾是重耳的侄媳妇 , 其母又是重耳亲姐姐 。他想拒绝 , 司空季子就去大做了一番思想工作 。大意是 , 你和怀嬴尽管血缘很近 , 可属于异姓呀 , “异类虽近 , 男女相及 , 以生民也 。”

第一 , 看来古人对于“血缘”和“遗传” , 还的确不彻底明白;第二 , 为了与强国结盟 , “遗传”不利什么的 , 都可不顾及了 。

王莽篡政时期 , 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现在人们都知道 , 近亲结婚会因为遗传问题导致后代不健康 , 有了科学的解释 , 但在古代没有这些研究 , 最早的古人有混杂交配的 , 后来的血亲婚制和族内婚制 , 导致很多后代遗传问题 , 到了周代时 , 兼并异族后 , 开始有了外族通婚 , 后代健康问题明显改善 , 于是在周代时 , 人们通过不断的婚配演进 , 明白了近亲通婚的弊端 。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春秋时有人做出了解释 , 《左传》“男女同姓 , 其生不蕃” , 《国语》“同姓不昏 , 惧不殖也” , 意思是同姓的男女 , 会造成后代畸形或不育不良的后果 , 并且当时的族内婚制 , 导致本姓内的男女嫡庶、长幼的尊卑关系给打乱了 , 宗法制被破坏 , 开始避免同姓结婚 , 倡导异姓通婚 , 《国语》记载“提倡异姓通婚 , 可结二姓之好 , 加强各族依托” 。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虽然倡导同姓不婚 , 但传统的宗法制根深 , 人们对此并不严格遵循 , 政府也不禁止 , 直到唐朝时 , 对同姓不婚进行了法律限制 , 《唐律疏议》规定“同姓为婚判二年 , 如果是五服内的 , 以奸论罪” , 宋朝也是一样 , 而明清更严格 , 规定同姓为婚杖六十 , 如果是同姓五服外的 , 杖一百 , 同姓五服内的 , 判三年 , 甚至绞刑 , 可见从明朝开始 , 统治阶级已知道同姓通婚的危害 , 用严酷律法加以规定 。


古代为什么“同姓不婚”?

文章插图

从实际情况来看 , 到了清朝时 , 有的地区同姓不通婚成为习俗 , 《巢林笔谈》记载“石门有朱韫斯者,误娶同姓,后十年觉之,欲去其妇 , 众人劝之” , 有的地区同姓但不同宗 , 也默许通婚 , 官府不追究 , 乾隆时有山西宁河间的同姓不同宗联烟 , 景州也有婚姻忌同宗不忌同姓的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