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案纪实:老刑警临死前牵挂的悬案,被退休老人告破

text":"1996年 , 4月 , 春风正起 。
徐灿瞒着所有人偷偷办理了出院手续 , 重新穿上了自己的警服 。
【重案纪实:老刑警临死前牵挂的悬案,被退休老人告破】他已经身患重病 , 所里不让他再操心案子的事儿 , 安心在医院待命 。
但是他知道 , 自己时间已经不多了 , 离那个日子已经整整过了八年 。
有生之年如果不能破获这起悬案 , 他没办法坦然的离开 。
刚走出医院大门 , 一个拎着橘子 , 颤巍巍的男人就朝他走了过来 。 他正是1.30案件受害人的父亲 , 张长庚 。 明明是50左右的年纪 , 却看起来无比苍老 。
一个老公安 , 一位老父亲 , 两个男人无需多言 。 八年了 , 那桩案件一直像块大石头一样压在两个人的心里 。
张长庚一边把橘子递给徐灿 , 一边拉着他去医院 , 不让他乱来 。
徐灿却告诉张长庚 , 自己要继续去走访 , 争取收集更多的资料 。 无论如何 , 一定会让正义、法律 , 给受害者一个交代 。
一个月后 , 徐灿留下了他沉甸甸的一叠案卷调查及走访资料 , 最终倒下了 。
大量公安干警、媒体朋友都参加了这位老公安的葬礼 , 所有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。 那天 , 除了徐灿的家人 , 现场还有一个人哭得最惨 , 那就是受害人的父亲 , 张长庚 。 徐灿的离去 , 让他痛心无比 , 也孤独无比 , 也许自己这辈子都没看到杀死自己儿子的杀人犯被绳之以法了 。
这案子不但是老干警徐灿的心结 , 也是众多参与过此案干警的心结 , 在徐灿的遗言交代下 , 众人发誓 , 定要侦破此案!
有了徐灿生前的大量调查资料 , 再调查此案 , 难度相比当年也就降低了 。
最终 , 警局决定重启“1.30”一案 , 所幸上层的领导们对这一案件也尤为上心 , 给予公安们极大支持 , 很快 , 警方成立了新的“1.30”小组 , 正式决定重新开始调查此案 。
1.30大案之所以多年未破是有原因的 。
当年 , 监控还没有大面积普及 , 破案技术也不如现在先近 。 杀人犯一直以字条传递需求 ,
将自己藏在黑暗中 。 可以说 , 连性别、长相特征、甚至是不是一个人都不能确定 。 而八年的时间 , 更是将有可能残存的证据 , 冲刷得一干二净 。
唯一的锚点 , 就是杀人犯手写的十八张纸条 。
以18条杀人犯手写纸条为重心 , 专案组先是同犯罪心理学的教授请教 , 后又请到知名书法家研究里头的文字 , 期间进展不大 , 专案组员们急的不浅 , 好在这时有人想到了一位关键人物:吴忠义 。
吴忠义在公安界可是位名人 , 他是首批文字检验专家 , 在过去的案件中 , 每每破案 , 多数功劳都要归功于他 , 说起可惜 , 那便是吴老先生年数已高 , 早就退休多年了 , 不问世事了 。
本着坚决破案的心理 , 专案组还是决定前去拜访这位老人 。
再见吴老先生 , 众人惊奇 , 一头白发 , 却不见老 , 八十多岁的年纪依然身姿挺拔 , 身姿飒爽 , 迈步稳健 , 推断力也毫不见退步 , 就说是刚过花甲 , 也大有人信!
吴忠义听闻了此案多年磨难 , 二话不说 , 立刻投入其中 。
他翻开了案宗的第一页 , 回到一切悲剧开始的一天 。
1989年年初 , 腊月二十三 , 部分的北方人这天过小年 。
杀鸡宰猪、炮竹烟火 , 出远门劳务的亲人回家团聚 , 小孩穿上新衣裳追逐打闹 , 村里头充满欢声笑语 , 好是个热闹 。
唯有那么一户人家 , 挂着哀愁 , 矿机研究所的干部张长庚及其妻子 , 他们无心备小年饭 , 深更半夜的 , 到处跟人打听小儿张磊的下落 。
原来儿子上午出去玩耍以后 , 到了傍晚7点多钟至今未归 , 按习俗 , 他们准6点吃小年饭 , 这时间 , 已经超了!
张磊7岁 , 不到叛逆年段 , 他平日乖巧懂事 , 要他准时 , 必不差一分 , 张长庚还曾送他一只腕表 , 他一直带着 , 不可能在外贪玩!
夫妻俩一路打听 , 众人挂着笑脸 , 无人在意 。 小年大喜的日子 , 谁会往失踪上去想?何况解放以来 , 日子早就太平 , 很少再听说有绑架诱拐或杀人事件 , 他们让张长庚放宽心回家去等 , 说是十点之前 , 孩子困了必会回去 。
张长庚不信 , 他与妻子着急 , 索性去了一趟江汉油田的研究机构 , 他用广播寻儿 , 望小儿听到 , 能速速回家 。
那一晚 , 却让夫妻两个失望了 , 一直过了凌晨 , 小张磊也始终未回 , 一桩失踪案敲定了 。
——

推荐阅读